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“老丁,俺家的小麦叶子有点发黄,你抽空到地里看看是咋回事,教俺一个防治的法儿吧。”这几天,在社旗县大冯营镇花石桥村农民丁安付创办的“家庭科研所”里,趁着冬闲前来咨询学习、参观取经的种植户络绎不绝,丁安付有问必答、有求必应。“现在种田得靠科技,俺这个‘家庭科研所’要为乡亲们科技增收出把力!”
丁安付是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和科技示范户。他虽然已年近七旬,但身体硬朗,侍弄起耕地依然得心应手。这几年,不服老的他潜心钻研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,并在政府支持下办起了全县首个“家庭科研所”,专门从事农业科学研究,并通过改变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,带动越来越多的乡亲走上了科技增收之路。2016年,老丁种植的3亩玉米采取密植模式,在遭遇高温和旱灾情况下,经过该县农技人员实地测产,亩均单产高达1080公斤,在全市创下夏玉米高产纪录。
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。俺这3亩地不单施用玉米专用肥,还追施了三元素复合肥,另外光叶面肥就打了4遍。”此外,老丁还摸索出一套夏播花生高产种植模式,每到农忙时节,前去他家参观的农民一拨接着一拨,老丁总是不厌其烦、毫不保留地向群众传授技艺。
活到老,学到老,丁安付一心要做新型农民。虽然上了年纪,他还经常到周边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里调研学习,并且一有空就到农家书屋翻看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,还把学来的经验大胆运用到大田实践中,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。
“2017年,俺有信心把玉米亩产提高到2500斤。”科学种田让丁安付尝到了甜头,实现了增产又增收,而“家庭科研所”的成立,更增强了他靠农业科技种田致富的信心,“下一步,俺打算再成立个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,广交科技朋友,开展高产示范,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依靠科技精准脱贫”。